刊名:中国民兵
主办:解放军报社
主管:解放军报社
ISSN:1002-5081
CN:11-1446/E
语言:中文
周期:月刊
影响因子:0.001145475
期刊分类:军事
孔雀帝国的衰亡除了由各种矛盾的恶化造成外,还有部分经济原因。 孔雀帝国的衰落,其实和历史上其他帝国的衰落原因差不多,它们的灭亡有着共同的规律。 也就是说,帝国在中央集权集中体现的财政收入崩溃了。
p>以孔雀帝国为例,阿育王在位期间四处征伐将孔雀帝国的版图扩张到了几乎最大,同时也将孔雀帝国的发展推向了顶峰,但是由于历史局限性,阿育王并没有将帝国内部的各种矛盾解决,这也为以后孔雀帝国的衰亡埋下了隐患。因此在阿育王死后,阿育王强有力的统治不复存在帝国也就了。虽然孔雀帝国是中央集权制国家,但是由于孔雀帝国对监察官员十分严格,因此庞大的监察队伍的建立和官僚制度需要非常多的薪资,孔雀帝国的财政支出也因此十分繁多,而孔雀帝国终究只是一个农业国家,这个国家的所有税收都来自于民众,因此这些繁重的开支自然也是由民众承担,百姓生活苦不堪言,最终造成了人们对统治阶级的不满、引发了社会的不安定,民众起义不断。
结语:究其原因,上层建筑作用于经济基础。
孔雀帝国内部不合理的政治制度引起了经济制度的落后,以农业税收为国家主要收入在古代许多国家都十分常见,但是像孔雀帝国这样一味地屯官屯将,长时间的战争再加上国家其他建设支出造成了国家财政入不敷出的现状。
即使古代民众屈服于帝国的统治,但是如果国家的要求十分过分也是会激起的反抗的,孔雀帝国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不断再加上底层民众的起义,最终造成了孔雀帝国的衰亡。

由于和周围的黄种人文明非常不同,中山国的存在始终被中原诸国视为华夏的心腹大患,立国仅7年,就于公元前408年被并不接壤的魏国所灭。魏文侯派太子为中山君,三年后又改派少子挚,后来挚被立为魏国国君, 这就是著名的魏武侯。
中山国的残余退入太行山深处。
中山国落入魏国手中,赵国在旁边看着极为不爽,认为魏国不应该在赵国境内有中山这么一块飞地。因此赵国暂时抛弃了种族成见,暗中谋助中山复国,他们为中山人提供了中原先进的冶炼和兵器制造技术,中山人也励精图强,于公元前378年或稍前,中山恒公(武公的儿子)带领族人击败了魏军后复国,并把都城迁往灵寿。下为灵寿都城复原图??
在灵寿中山王墓中出土的错金铜版“兆域图”,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建筑平面设计图,也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比例尺的建筑图,这大大超越了当时中原诸国文明。??
2中山复国了,曾经的盟友赵国却翻脸了——因为中山国人是白种人,文化又和赵国迥异,且在赵国东北部,把赵国南北两部分领土分割开来,赵国自然不能容忍存在这样一个国中之国。
于是赵国联合燕国屡屡攻打中山国。中山国为保卫自己,在公元前369年(赵成侯六年)建了一道长城,它大体上纵贯于保定西部太行山东麓的涞源、唐县、顺平、曲阳四县。《史记赵世家》记载:“赵成侯六年,中山筑长城。”??
中山国长城高约3米,宽0.5-2.5米,和中原各国用夯土筑城不同,中山国是砌石块做边墙,中间用碎石填充,类似于古罗马为防卫蛮族所建的哈德良长城。有意思的是,中山国这道长城是历史?最早的长城之一。??
依靠坚固的石砌长城,中山国勇敢地捍卫自己的国家,与大国对抗。《战国策》记载:中山全民奋起迎战燕、赵,“南战于长子(今河北临城),败赵国;北战于中山,克燕军,杀燕将。”
文章来源:《中国民兵》 网址: http://www.zgmbzz.cn/zonghexinwen/2022/1207/813.html
上一篇:东营区人民武装部:民兵力量筑起疫情防控“迷
下一篇:民兵期刊数据库(民兵杂志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