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中国民兵
主办:解放军报社
主管:解放军报社
ISSN:1002-5081
CN:11-1446/E
语言:中文
周期:月刊
影响因子:0.001145475
期刊分类:军事
“好好照看,一定好好照看。”阿迪力紧紧握住亚森的手。他卸下马鞍,摸了摸马头,看着黑马低垂着头,走远了。
他像疼自己的孩子一样爱惜着这些马。但他清楚,民兵必须骑好马,“不是所有马都能当军马。他们天天在山里巡逻,让普通马驮他们,万一不小心摔了怎么办,我真的不放心。”
亚森记得,一次,他骑马下山时,不小心睡着了,幸亏马认识回家的路,将他带回了合作社。亚森的女儿说,到了门口,父亲还在马背上安稳地睡。
阿迪力选中的马,额前有条醒目的白色毛发。? 新疆拜城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
?
?
?
?
?
?

第一次练习卧倒时,阿迪力本有些担心,“怕它侧翻压在我身上。”他小心地往左拉缰绳,马歪过头去,收起左前腿,随后倒在地上。阿迪力始终稳稳地坐着。七年来,阿迪力看着它肚子上出现一道道伤痕,再一点点结痂,最后变成疤,脖子上的毛也因常年配戴马鞍被磨光。
每年9月开始,老虎台乡逐渐转冷,夜间,山里气温能到零下30摄氏度。骑兵连仍坚持每周在山中巡逻,民兵裹上棉大衣,戴上棉帽,给军马的四蹄上包一层布,以防打滑。
他掩藏不住自己的担忧。在成为军马前,这批马还要接受一段时间的训练,科目主要有站、卧、跳、跑等。
7月30日下午3点多,百余匹伊犁马在老虎台乡的一处戈壁滩上奔跑。阿迪力和其他几位战友骑着马,在旁边跟着。视线越过扬起的尘土,打量着马的姿态。
不是所有马都能当军马
送走这批马后,第二天,亚森来到了骑兵连营地。
?
连里的民兵多从小骑马,知道怎么通过外貌判断马的潜质。先看个头,头高2米2左右、背高1米7左右的最适合骑乘,这样的马一般在4岁左右;其次看马蹄,直径最好大于15公分,走路才稳;最后看胸骨、屁股,胸骨较宽、屁股较大的为佳。
?
它没让阿迪力失望,跑得很快,“一小时能跑六七十公里”,不输给普通伊犁马。每年6月,骑兵连举行赛马,“它都特别兴奋”,一站在起跑线上,就不停从鼻孔里喷气,声音响且短促。比赛开始后,马身上似乎装了导航,“不用拉辔头,自己就知道往哪跑,人马合一了。”
?
他们是来挑马的。作为老虎台乡骑兵连的民兵,平日里,他们骑着马在山间巡逻,护送牲畜转场,维护乡里的治安,有时也要为游客做骑马表演。这天,连里一批军马退役了,民兵要换新的坐骑。
“一定好好照看”
?
?
最难学、最痛苦的就是卧倒了,对一匹200多斤、背高1米7左右的马来说,倒地时,躯体要承受巨大的冲击,腹部也容易磨伤。但这是必会的保命技能:一旦遇到危险,可以隐藏自己。
?

初遇是在2015年11月,阿迪力刚加入骑兵连,那时没有合作社,民兵需要自己买马。手头拮据的他买不起伊犁马,便从集市马贩手中选了一匹温顺的土马:刚满5岁,背高1米5,有着少见的全黑色毛发。
?
阿迪力盯上了那匹枣红色的马——它跑在前面,胸口宽,腿粗壮,一条醒目的白色毛发从额头延伸到嘴巴。
?
?
是时候告别了。7月30日中午,阿迪力喂了它最爱吃的苜蓿,和14名需要换新坐骑的战友一起,骑着各自的马,走向亚森的合作社。退役的马将在这里度过晚年,“以后每年3月左右,它们将在山中放养,那里有足够的草料供它们食用,等到9月,天气转冷,我再接它们回来。”亚森说道。
骑兵连的工作的确是危险的。一次巡逻时,依米然骑马走在一段宽不到半米的山路上,左边是近400米深的悬崖,他手心渗出汗来,只敢低头盯着前方。上坡时,马突然被绊了一下,向前倾倒,依米然被甩了出去。他紧紧抱住马脖子,右脚已探出悬崖,飘在空中,左脚卡在马镫上,耳边全是马急促的喘气声。不知过了多久,马终于站了起来,离开了悬崖,他也抓住缰绳,重新爬上马背。
选新马那天,像过去的7年一样,阿迪力的早晨从4点开始。睁眼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去马厩。
?
?
?
他曾有一匹漂亮的黑马。阿迪力一走近,睡着的它会立刻醒来,“马对喂养它的人非常敏感,相隔百米也能闻到气味。”
文章来源:《中国民兵》 网址: http://www.zgmbzz.cn/zonghexinwen/2022/0808/795.html